陳婉平修護師訪談
現職:
國⽴臺灣博物館 典藏管理組 研究助理 學經歷:
|
陳修護師: 設備上來講的話,我們會分區,譬如說你身後的是材料區,然後我們的電腦文書區、攝影區還有後面的這個濕區,包含水槽還有實驗台,最後面的這個區域就是化學性、藥劑相關的實驗,我們最核心的部分都還是在工作檯上面,其他的工具使用上會依據是什麼文物? 要使用什麼材料?然後會有不同相對應的工具,但是基本上都是一些刷子、鑷子等等之類的工具。
陳修護師: 一般的維護的話,我們會常態的去檢視文物本身受損的狀況,確認它的穩定度,但如果發現它的狀況比較不穩定、有劣化的情形,我們就會進行修復的處理。你所提到的這三件文物,因為它們太重要,這三件都是國寶,它們的狀況也比較複雜,所以我們是用專案委託的方式請館外的修復團隊,幾乎是國際的團隊一起來進行做修復的作業,並不是在館內進行的。
陳修護師: 我們會先做檢視然後會攝影紀錄,集結它的狀況之後,再去分析它需要怎麼樣子的處理,使它的狀況能夠穩定下來。第一步驟我們會先做清潔,有些文物只有表層的清潔不夠,此時就需要深層的清潔; 清潔過後,我們先使用一些淺色的顏料讓它的文物整體可以看起來比較美觀;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,就是要針對我們整個修護的過程做完整的紀錄,紀錄裡面包括使用了哪些材料? 使用在哪些區域? 報告越完整的話,越能提供後來的人做修護上的參考。
陳修護師: 一些創新的想法或是做法是要根據文物實際遇到的問題來做判斷,所謂的創新有時可以是程序上的改變或是使用的材料的開發,我們也會參考國外的修護案例,融入我們原本所使用的技術,舉例來說我們最近嘗試使用「磁鐵」來幫助這個夾子施加力量,以往所使用的加壓力量,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,都是往下,然而「磁鐵」的使用則可以和地心引力方向不同,我們會算出它的重量之後,做出非垂直性的加壓。這樣的改變我們不見得是第一個開發或是創造者,然而透過其他修護案例的參考,我們可以做整合運用,提升我們的修護技術。
陳老師認為,修護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、解決問題和溝通的能力。因為要很快判斷出文物出了什麼狀況。此外,修護師的聽覺也很重要,可以透過聽覺來因辨認紙張的材質。一旦瞭解文物的狀況後,要知道如何使用最安全的方法解決它。當大家有共同的目標,想法一致之後,才開始執行。
陳老師表示,這份工作最大的成就感,文物修護前與修護後的明顯差異,是因為我而讓它變得更好,也因為在我的修護之下,而變得比較乾淨、穩定。
此外,修護文物是一個跨領域的學門,每天都會從中學到新的知識,遇到新的挑戰,促使我去找出答案。每天都能學習是我覺得快樂的一件事。
陳老師指出,conservation,中文叫做「保存維護」,它的目的是希望把值得保留的東西的壽命延長。「修復」的定義,是指要把文物變回原來的樣子,就像桌腳缺少了某一塊,參照著其他支桌腳,就能把它修補成原來的樣子;或是書法字少了一撇,修復師也會把它補齊。然而,如果是保存維護,就不會採行補回原貌,只會把缺損的部分用跟底色一樣的顏色把它補起來,讓整體視覺是融合的。因為修護師相信,文物所缺少的部份,會在觀賞者的頭腦中自動想像完成。
而介於「保存維護」與「修復」兩者之間的作法是「修護處理」,它比較偏向保護性。當文物毀損時,是以安全的角度去醫治它,這樣的舉措比較像是現代的修護師會做的事。